2017年對于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太?!保┒?,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作為上海標志性的“金融名片”,中國太保在A股上市十周年之際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保持了在保險行業的龍頭地位。
3月29日晚,中國太保發布2017年度業績報告,這也是中國太保集團董事長孔慶偉及總裁賀青履新后的首份年報。截至2017年末,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198.09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2,816.44億元,同比增長20.4%;集團凈利潤146.62億元,同比增長21.6%;集團投資資產總投資收益率達5.4%,同比提升0.2% 。
孔慶偉表示,中國太保在2017年實現了高質量發展道路,全年經營總體呈現出穩中有好、穩中有新、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新的一年,集團將深入推進“轉型2.0”戰略,實現“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專注保險主業,做精保險專業”的發展模式,迎接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業績指標亮點紛呈
作為中國保險行業的老牌企業,中國太保專注保險主業,圍繞保險主業鏈條不斷豐富經營范圍,目前已經實現了壽險、產險、養老險、健康險、農險、資產管理等全保險牌照布局。從其公布的年報不難看出,2017年公司的發展效益全面提升,綜合實力也得到了持續增強。
截至2017年末,中國太保實現營業收入3,198.09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2,816.44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創出近七年以來的新高;凈利潤為146.62億元,同比增長21.6%。
從業務板塊來看,中國太保壽險價值增長強勁,一年新業務價值267.23億元,同比增長40.3%;新業務價值率39.4%,同比提升6.5%。產險綜合成本率持續優化,發展速度回升,實現綜合成本率為98.8%,同比優化0.4%。
資產管理方面,截至2017年末,中國太保管理資產達14,184.6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8%;其中,集團投資資產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8%;投資資產總投資收益率5.4%,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凈投資收益率5.4%,與去年同期持平。
除了業績數字的增長,中國太保還不斷提升客戶體驗,服務評價行業領先。據悉,中國太保通過對客戶體驗閉環管理機制、客戶凈推薦值NPS管理工具、客戶關鍵旅程優化的探索和嘗試,使得客戶體驗不斷提升,短板指標也有了顯著改善。
孔慶偉表示,過去五年中,集團通過“轉型1.0”已初步實現了渠道結構的優化,客戶經營能力也有所提升。壽險業務產品結構、產險業務綜合成本率、資產管理業務的準確把握,以及定息資產配置節奏無不都體現著集團堅持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2017年,中國太保產、壽險齊獲中國保監會年度保險公司服務評價最優評級——AA級。太保產險萬元以下案均報案支付周期下降超過50%,個人車險自助理賠最快15分鐘內完成賠付。太保壽險推出“太e賠”等移動端自助服務工具,讓客戶足不出戶隨時隨地輕松申請理賠,億元保費投訴量下降超過70%。
風控管控奠定戰略基石
當前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逐漸邁向了高質量增長,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訴求為保險行業提供了諸多機遇;同時,國家不斷加強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也為保險行業風險管理和提質增效帶來新的考驗。
在此背景下,中國太保提出了“轉型2.0”的戰略愿景,從“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領域切入,實現公司未來發展的三大轉型目標,即“客戶體驗最佳、業務質量最優、風控能力最強”。
其中,實現“風控能力最強”,不僅是推進“轉型2.0”戰略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客戶體驗最佳”、“業務質量最優”的必然要求。
據悉,中國太保全面深化風險管理,不斷強化風險合規意識,加強高風險領域、關鍵環節的專項摸排和安全鞏固,有效降低了外部風險帶來的不良影響,提高了公司風險管控能力和效率。
具體來看,中國太保產險為確保穩定運營,一方面優化并完善公司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另一方面開展“整治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加強風險防控”專項自查工作,對重點領域——信用保證保險、互聯網保險等新型業務風險進行專項評估。此外,中國太保產險采用全球巨災模型公司AIR Worldwide Corp.USA(簡稱“AIR”)的軟件,建立巨災風險限額等風險管理工具。
而中國太保壽險則持續推進風險管理的體系化、專業化建設。第一,通過持續優化風險治理架構,著重推進一道防線風控能力建設,不斷強化風險合規意識;第二,通過制度建設,固化工作機制,提升系統風險防控能力;第三,通過風險偏好聲明和有效傳導引導公司穩健經營、推進價值可持續增長;第四,完善大數據風險監控體系,切實提高發現風險、處置風險、防范風險的能力。
在全面風險管理的策略下,2017年,中國太保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84%,產、壽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評估結果位居行業前列、風險綜合評級均為A類,集團及旗下主要子公司(共七家)的公司治理評定均為“優質類”。
科技創新驅動“轉型2.0”
如果說風控管理為中國太保的“轉型2.0”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那么創新能力則為該戰略的執行提供了引擎和動力。
近年來,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應用正在向著傳統金融不斷滲透,科技如何助推傳統保險業務這一話題也被業內外廣泛熱議。
對此,中國太保緊跟前沿科技的腳步,在制度、管理、技術的升級助力下,從客戶需求出發,瞄準痛點難點,不斷升級產品服務。
2017年,中國太保產、壽險持續推進“數字太?!睉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等新技術驅動,整體推進數字化產品研發,將創新服務貫穿于保單全生命周期。
一方面,中國太保全面推進“數字太?!苯ㄔO,用數字化手段提升保險供給能力,打造以構建統一保險賬戶為核心的客戶大數據平臺“家園”,完成對全司全量客戶歷史數據的遷移入庫與整合。
另一方面,中國太保集團也積極探索保險應用場景與創新科技的結合,首創行業現象級人工智能保險顧問產品——“阿爾法保險”,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構建個性化的家庭保險保障組合規劃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揮保險資金融通功能上,中國太保對接國家戰略為保險行業帶來的發展新機遇,服務實體經濟。例如,中國太保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累計超過5,000億元的保險保障,為我國首臺自主設計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首臺全國產深潛科考設備“深海勇士號”、首顆高軌道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等一系列國家高精尖技術裝備提供全方位的風險保障。
孔慶偉表示,走過上市十年之路,中國太保經歷了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周期和行業發展周期,對保險業經營規律的認知和把握讓集團更有信心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堅持做保險行業的‘長跑者’,堅持高質量發展道路,毫不懈怠、腳踏實地跑好轉型征程中的每一步?!翱讘c偉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