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淋巴瘤日。近日,網上熱傳“雞翅、鴨翅吃多了,就會得淋巴瘤,這是真的嗎?”為了找到正確的答案,記者來到吉林省腫瘤醫院淋巴血液科,專業醫生表示,網傳的說法不靠譜,飲食方面,攝取過多的雞、鴨翅體內蛋白質含量會增高,與淋巴瘤發病沒有明確的相關性。
有人說,雞翅、鴨翅吃多了,就會得淋巴瘤,這是真的嗎?”記者帶著問題向專家求證。
鮑慧錚說:“目前,并未完全發現淋巴瘤的明確病因,有研究證明,EB病毒侵襲、放射線、殺蟲劑、除草劑、染發劑、重金屬等因素可能于淋巴瘤發病相關。值得一提的是,乙肝病人也會伴發這一疾病。”
“飲食方面,攝取過多的雞、鴨翅體內蛋白質含量會增高,但暫無研究證明,這些因素與淋巴瘤發病有明確的相關性。”鮑慧錚說。
淋巴瘤發病呈上升趨勢
入院患者多為中晚期
“我接診的淋巴瘤患者最小的只有6歲,入院前,孩子頸部淋巴結腫大,家長卻一直當做感冒引發的炎癥治療,延誤了最佳治療期……”從事專業腫瘤防治工作多年,鮑慧錚一直認為腫瘤的預防大于治療,她說要把宣傳講座送到百姓身邊,讓人們正確認識淋巴瘤這一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鮑慧錚說:“淋巴瘤是腫瘤中少數可治愈的腫瘤類型,但由于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入院患者多為中晚期。”
近兩年,淋巴瘤患病率有極大的上升趨勢,且疾病以男性和老年人偏多。僅在省腫瘤醫院,每個月的新發患者就達10余例,男女比例約為6:4。
鮑慧錚說:“機體免疫功能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老齡化等因素都是近年來淋巴瘤發病率明顯增加的重要原因。如果患者患有胃部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需要注意,如果長期患有此病不治療,也會誘發胃部淋巴瘤。”
4種案例 教您辨別淋巴疾病不同癥狀
鮑慧錚說:“淋巴結是人體防御器官,它分布在全身各個部位,其病理類型多達70多種,發病時與很多常見疾病癥狀相似,因此,如果不到腫瘤??漆t院、做專業腫瘤切除活檢檢查,僅憑彩超和穿刺檢查都很難發現它。”
鮑慧錚舉了4種常見的案例,比如,頸部、鎖骨上、腋下的淋巴結腫大且無痛,會被人們誤認為是感冒引發炎癥所致;咽部淋巴瘤會出現吞咽困難,鼻塞,頜下的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也會被人們誤認為是感冒初期的癥狀;胸部淋巴瘤會出現咳嗽、胸悶、氣短等癥狀,尤其是年齡大且有心臟病的人群就會以為是心臟病復發,服用治療心臟的藥卻沒有效果;全身性不明原因的發燒、盜汗,消瘦、瘙癢等癥狀更容易被人們當做“腎虛、體虛”來治療,一大堆補藥下去,患者病情并不能得到緩解。
鮑慧錚說:“太多的患者案例證明,淋巴瘤這一隱匿的腫瘤就在我們身邊,但慶幸的是,通過現代醫療技術,這一疾病治愈率非常高,可達60%—80%。”
采訪結束時,鮑慧錚說:“腫瘤是全身性疾病,因此要整體治療,“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治病念,不適用于腫瘤的治療。目前,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廣泛用于淋巴瘤的治療之中,規范的治療才能保證療效。”
(轉自互聯網)
下一篇:我省23家事業單位招聘197人